“嘿,朋友,这是一个不太真实的故事,
可能会花费你20分钟的时间,
你愿意听我讲这些吗?”你好
我叫Nicky Case
这不是我的户口本姓名
这只是我的真名而已
或许……
它只是我虚构的姓名
但这又如何呢?
游戏背景
《出柜模拟器》是交互式游戏大触Nicky Case于2014年
参加#Nar8 Game Jam游戏展前一晚赶工完成的作品
本作中
Nicky Case一人包揽了文案、程序、美工,音效
来自各个公共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
Nicky Case将本作源代码随游戏一同公布
一如他在游戏中公开自己的性取向
因此《出柜模拟器》没有版权一说
完全属于公共领域
相较于传统文字AVG
《出柜模拟器》更像一篇生活中灵光一现的记叙性随笔
描写生活小事
随手一记
读者细细品味后却如醍醐灌顶
Nicky Case与他的同学Jack双双出柜
截然相反的是
Nicky Case来自亚裔家庭
父母观念保守
认为传宗接代是男人该有的天性
Jack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
故事发生前一年就宣布出柜
家人非常支持
身边伙伴也对LGBT团体
(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
很友好
这天放学后
Nicky Case对父母谎称与Jack补习功课
一起去电影院观看《盗梦空间》
Nicky Case对影片结局颇有感触
“他甚至不打算看看陀螺最后有没有倒下,
真相啦,
骗局啦,
虚虚实实啦...
Cobbs都不在乎”
只要过得开心
一切都不必探究了
认为父母不会成全自己
游戏中
主角与父母冲突情节的描绘非常细致入微
语焉不详、貌合神离、无以羁绊
母亲前一晚偷看过Nicky Case的手机短信
第二天
仍然希望从儿子口中得知儿子没有被“扳弯”
在重重逼问下
母亲反倒先一步落泪
想晓之以情
感化亲儿
叛逆懦弱的儿子
伤心无助的母亲
与忙于奔波
对家庭控制欲望强烈的父亲
在游戏中构成三角冲突
一个人越是内心不安
焦虑抑郁
就越渴求绝对支配
生活歇斯底里
游戏题材方面
作者选用了较为敏感的“出柜”话题
除去作者亲身经历外
“出柜”一词确实具备很强的宣传“噱头”
游戏中
作者没有划分正反两派
也没有明确的Good Ending
剧情最后
作者分别给出
“完全虚构的尾声”
“毫无虚构的尾声”
“没那么虚构的尾声”
每一个尾声都夸张的离谱
光怪陆离
但Nicky Case的生活最终都好了起来
我们又何必再探寻真正的结局呢?
正如Nicky Case最后一句台词
“人生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的”
游戏通关会立即进入“锁闭”状态
玩家无法进入二周目游戏